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阅读能够为孩子打开巨大的和前所未知的世界——你读过的书造就了今天的你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2-04-2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一个孩子掌握了阅读能力之后,一个巨大的和前所未知世界便会打开在他的面前。”


“阅读固然有娱乐、消闲、获取知识等功能,但是,寻求意义,追求真理,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才是更重要的使命。”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有品质?
新教育推荐的九大书目——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宣言——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


阅读能够为孩子打开巨大的

和前所未知的世界

作者|斯坦利.霍尔 朱永新

来源|朱永新教育观察



读与思(10月3日)
 
当一个孩子掌握了阅读能力之后,一个巨大的和前所未知世界便会打开在他的面前。一方面,阅读是他借以接受优良的和伟大的文化传统之熏陶的途径,使他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而过上无私奉献的生活并树立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阅读也可能导致他在心智上和道德上发生前所未有的堕落。——(美)斯坦利.霍尔,转引自(英)弗兰克.富里迪(《阅读的力量》233)。

 
这段文字是美国学者霍尔在1901年出版的《如何教阅读》一书提出来的观点。他在这本书中曾经宣称,阅读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教孩子阅读,以及他们应该阅读什么?他认为,这是两个“最古老、最复杂和最重要的教育学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内容比方法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应该阅读什么比如何阅读更加重要,因为读什么人们就会成为什么,阅读的高度会影响精神的高度。阅读那些伟大的著作,人们就能够接受优良的和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熏陶,就能够受那些英雄和榜样的影响,“过上无私奉献的生活并树立崇高的理想”。而阅读那些低级庸俗腐朽的书籍,也会导致人们在“心智上和道德上发生前所未有的堕落。”所以,霍尔特别强调应该让孩子们阅读那些符合道德的书籍。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一直也是新教育实验的阅读主张。虽然要鼓励阅读的个性化,但是有一个基础性书目,确保儿童能够读到最好的书籍,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一张阅读的地图,才能保证孩子们顺利到达明亮的那方。

阅读如太阳和明月——专访朱永新|中国的「阅读传教士」



让孩子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
作者|钱伯斯 朱永新

读与思(10月18日)
 
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P20.
 
钱伯斯主张,要在孩子想阅读的时候,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手,随时进入阅读的状态。这是为孩子打造阅读环境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主张,学校的图书室应该尽可能安排在“出入方便、空间宽敞”的地方,而不要随便找一个孩子们得“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的偏僻角落”。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图书馆的位置非常重要。我曾经去过一些学校,把图书馆安排在最高的5、6楼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合适的。新教育实验较早推动班级图书馆建设,建议把适合特别的年龄、学科的书籍,直接放到班级图书馆中,学生也可以不定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班级图书馆与其他同学分享。钱伯斯甚至提出,每个班级都可以讨论出一份他们希望学校图书馆采购的书单,学校要成立“选书委员会”,对各个班级的选书书单进行整理,定期为所选购的图书举行全校性的书展。其实,不仅仅是学校,家庭也是如此。我认识的一位智慧的父母,他们一般不直接命令孩子读什么书籍,而是将适合孩子的书籍放到孩子的房间、卫生间、床头,家里的客厅、沙发等孩子经常出入的地方,让孩子唾手可得,随手翻阅。总之,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随手可以找到他需要的书的环境。

朱永新:新时代、新教育、新阅读



让儿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作者|艾登.钱伯斯 朱永新


读与思(10月20日)


能自由自在地依自己的心境(或许欢乐,或许悲伤)选择自己想看的书,这其实是一件相当享受的事情。如果能依自己的文学品味、心境,来看自己想看的书,那我们肯定能成为最快乐、最心甘情愿的读者。小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也需要这样的机会,自己去找适合和他们的成熟度和个性的书。而浏览群书正好可以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P54.

 
让儿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儿童需要阅读的指导,需要阅读经典,需要阅读的地图,需要推荐的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和老师交给他们的书籍,没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也很难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形成阅读的兴趣。所以,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浏览图书的机会。钱伯斯认为,“不管是在二手书报摊上随手翻阅,还是在图书馆里随意浏览,大部分读者都可以找到他们想阅读的书”。如果没有这样的自由选择的过程,一个人就很难真正养成阅读的习惯,也很难成为真正的读者,因为,当他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时候,不可能有人将书籍交到他的手上。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公共图书馆等地方,让孩子有浏览和选择的机会,让他有书店买书和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学校的阅读课可以在图书馆中开设,家中的书房也可以对孩子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走一些弯路,选择一些不适合他们的书籍,但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与他们对话、交流等方式给他们一些建议,特别要鼓励孩子之间分享、交流。总有一天,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新教育实验的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阅读时间的长短反映学校的气质
作者|艾登.钱伯斯|朱永新

读与思(10月21日)

我们可以从一个学校安排阅读时间的长短、保证阅读时间不受其他活动干扰的决心,看出这个学校的气质。——(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P70.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根据钱伯斯的建议,“要想培养孩子成为一位读者,一定要给他时间来阅读”。7岁左右的儿童,一次大约需要15分钟,一天可以安排两次;9岁左右的儿童,一次大约可以安排30分钟;而13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大约40-45分钟。这是因为,不同年龄的儿童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很多学校,有专门的阅读时间或者课程,但是任何阅读课程都不能够替代孩子们自己的自由、独立、安静的阅读时间。阅读是需要安静的环境的。钱伯斯建议,在专门的阅读时间里,父母、老师也要尽可能不来回走动,弄出各种声音,自己也应该安静地阅读想看的书,为孩子们做榜样。那些自己看电视、玩电脑、聊天、打牌的父母,想让孩子安静地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完全是不可能的。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仅会培养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而且会影响他的一生。而能不能、给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读书时间,也是一所学校有没有气质和品味的试金石。


校园书展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读者群

作者|艾登.钱伯斯|朱永新


读与思(10月19日)

 
从各项书展的质量,可以看出一个学校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学校里的每一栋建筑物,每一间教室,甚至户外,都一定能找出适合举办书展的地方。我们应该鼓励学校的一位成员,都能安排设计他们自己的书展:如老师们安排的、师生合作的、不同社团的孩子所策划的、家长们参与的,或是亲子合作举办的,倘若这些书展都能随时在校园里出现,那么必定可以鼓励并创造出更多的读者群。——(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P20.
 
为了帮助孩子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钱伯斯在这本书的第四章专门讲了图书的陈列与展览问题。他认为图书的陈列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图书是否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学校要经常举办一些“第一眼就能捉住人们的目光”的书籍展览。可以是新书的展示,也可以是专题书展,如关于大海的有关书籍,关于狗等动物的书籍,举办某个“本周作家”“本周艺术家”“本周插画家”书展,与节令与时事相关的书展,如农历24节气、新中国70年等等。书展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儿童对于书籍的注意,引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和需求,所以要新颖、特别、生动、好玩、有趣。书展举办的地点根据学校和天气等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在孩子们最方便出入和活动的地方。举办的主体可以多元化,可以是学校图书馆,也可以是新华书店或者社会的阅读推广机构,当然更重要的应该是本校师生自己策划主办的各种书展,所以要尽可能让教师、学生、父母和其他人群参与进来。可以结合书展举办各种读书节、阅读嘉年华等活动。书展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书展中露面亮相的图书是否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否被购买或借阅。其实,学校图书馆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书展。我去过一些国内外的大中小学图书馆,其中不少就经常在图书馆举行各种书展,结合学生的学科学习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



你读过的书造就了今天的你

作者|艾登.钱伯斯|朱永新

 

读与思(10月22日)

 

如果阅读不曾影响我们的生活、不曾改变我们些写什么、不曾影响我们的处事态度,那么他很快就会成为一种过时的娱乐。我们也无须在这儿小题大做地阐述它的价值了。然而,阅读正如我一直以来所笃信的,确确实实是以各种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的脑子里曾放进哪些书、记得什么样的书,就有相当重大的关系。——(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P73.

 

我们读过的书,与我们吃过的食物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作用、留下痕迹一样,也会对我们的精神产生作用、留下痕迹,会以某些特殊的方式来影响我们的生活。钱伯斯说,“阅读经历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止于我们曾经阅读过的书,它多彩多姿地呈现了当时阅读故事时的心情,也造就了今日的我。”很多人可能无法清晰、具体地讲出哪本书对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像很难说清楚哪种食物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什么影响一样。但是,这种影响一定是存在的。因为,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阅读的高度也造就了我们精神的高度。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阅读个性和阅读兴趣,但我们同时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口味是我们逐步培养起来的。如果放任不管,孩子们是不可能形成阅读优秀的经典书籍的好胃口的。“在学年期间,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一些什么,一直是家长及政府赋予老师的一项重大责任”,我们的父母、老师,应该为孩子们精心选择每一本书籍,用心地去培养他们的好口味和鉴赏力。



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有品质?
曹文轩: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姿态
伍松:阅读如何改变家庭,改变世界?
李希贵: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吗?
新教育推荐的九大书目——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宣言——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